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在地水產品所擁有的特色是不易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然而傳統漁村並非就此能夠存活於當下。大家都知道,目前台灣傳統漁村普遍面臨許多問題,包括年齡層結構老化、漁業資源枯竭、漁業規模萎縮、基礎建設缺乏或落後、專業人力不足、地方派系衝突、及居民普遍對公共事務欠缺參與感等等。因此,如何尋找可行的方法,以活化漁村社區,重建產業,並建立具有公平與公義的社會,使得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均能兼顧,
則可藉由推展與落實漁村社區總體營造來達成。
 
現階段傳統漁村如何進行社區總體營造
 
  曾有學者依據管理決策制訂的方式,將政府與資源使用者(通常指漁民)的合作管理方式區分為五種類型,即(1)命令型(instructive),政府扮演實質上唯一的角色,政府與資源使用者的訊息互動減至最小,政府在制訂決策後,再通知資源使用者;(2)咨商型(consultative),政府制訂決策前先咨商資源的使用者,然而所有決策的制訂仍然單由政府完成;(3)伙伴型(cooperative),政府與資源使用者在制訂決策時扮演對等伙伴角色,也有學者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共管意義(co-management) (Jentoft 1989);(4)建議型(advisory),資源使用者建議政府的決策制訂,而且政府背書這些決策;以及(5)通知型(informative),政府將管理決策委任給資源使用者,而資源使用者負責告知政府制訂了那些決策(Sen and Nielsen 1996) (圖一)。上述命令型與諮商型是由上而下的思考方式;相反的,建議型與通知型是由下而上的思考方式。
 
  然而一般傳統漁村居民在心態上普遍仍依賴著或等待著上級政府單位對其所居住的社區給予指導與建設補助,尤其是工程方面的硬體建設補助,至於軟體方面的社區總體營造概念則較為薄弱,但是近年來農委會漁業署在推行漁村新風貌計畫時,就把漁村社區居民對社區總體營造觀念的強弱,當成一項重要的補助評估指標,對於只重視硬體建設的漁村則先施以軟體輔導措施,協助建立公民參與及自主自發的精神,再俟其具備發展目標與熱情時,才依居民的規劃辦理適度的硬體建設,並持續追蹤考核其工程效益。
 
 
 
  由於一般漁村居民對於共同參與式的社區總體營造並不甚熱衷,所以農委會漁業署在推行漁村新風貌計畫時,就擬定許多策略在提升漁村居民由下而上的建設理念,目的在培養其愛鄉愛水的情懷,自主自發的精神,規畫永續發展的願景,有如「教其釣魚技術,而非給其魚吃」,政府能給的資源是有限量的,民間的力量卻是無窮止境,目前漁村的發展就是要借重民間力量創造最大的價值。
 
  目前漁業署正積極推動漁村新風貌工作,其內涵乃延續以往富麗漁村軟硬體建設工作,主要政策目標大致有三項,一是促進居民參與公共事務,讓居民當自己社區的主人;二是營造富而美麗的三生漁業環境,提升漁村整體形象;三是結合人與環境的和諧,促進漁村資源活性化及永續發展。為達到上述三個基本政策目標,在漁村新風貌軟硬體工作上採取策略如下:
 
軟體方面:
 
(1)加強社區總體營造教育工作,提供漁村居民接受社區總體營造的教育機會,促使由下而上的參與理念。
(2)培訓漁村志工團隊,以組織與系統性地投入漁村社區關懷工作,建立漁村人文關懷與公民倫理精神。
(3)結合專家學者豐富的學識與經驗,實際下鄉輔導漁村居民共同研究解決漁村所面臨的問題,協助漁村未來發展與轉型。
(4)舉辦漁村居民相互觀摩活動,藉由不同漁村之間經驗交流活動,可促進漁村自主發展,建立全村共識與榮譽心。
(5)舉辦全國性富麗漁村展覽活動,增進漁村居民的榮譽心,藉活動進行促進漁村社區居民參與活動之文獻照片等資料的蒐集與整理,並發揚漁村特色小吃。
(6)加強漁村資源調查與整理工作,並以系統化方式彙集漁村相關資料,俾供漁村發展參考。
(7)舉行富麗漁村建設研討會,邀請國內產官學界之專家學者與各縣市政府、各區漁會、鄉鎮市公所、漁村社區發展協會、各漁業團體、傳播媒體及漁民等人員,共同探討富麗漁村相關議題之研討。
 
硬體方面:
 
  由於硬體建設所需經費較高,所以在選擇建設地點上,更需審慎評估,為達到工程建設的最大效益,在硬體建設方面採依循所列順序幾個原則。
 
(1)具有地方居民參與及社區總體營造經營理念者優先考量。
(2)具有漁業的生產、生活、生態之三生特色者優先考量。
(3)具有漁業主題特色及配合既有資源之有效利用者優先考量。
 
  我國自民國八十三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推出「社區總體營造政策」以來,來自民間的活力更是源源不絕,充分展現了國人對於在地社區的熱愛與認同。各地文史工作室、基金會、社區發展組織紛紛成立,民眾開始走出家門,主動去關心社區的人、事、物,使得社區的生活變得更為豐富與多元(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的軌跡http://www.cca.gov.tw/news/news66/)。傳統漁村社區與全國其他社區一樣,只有在地的人才能真正了解社區的需求。社區成員或透過漁會組織、社區發展協會、村里辦公室、社區媽媽教室等等各式各樣的社團組織,學習並親身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討論與落實執行,以期建立一套公民參與的民主機制。也就是說,唯有社區成員能夠真正體認到社區之危機意識,從發掘社區中的文史、景觀、自然資源、遊憩、及產業等特色,並在學術界、非政府組織(NGOs),例如社區大學或野鳥協會等、和政府政策協助下,做一整體規劃,並結合社區資源以重建產業,方能再啟社區發展的第二春(圖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