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文圖∕李英周 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

    黃徹源 農委會漁業署漁村建設科
 
  在人類步入廿一世紀之初,影響全球大眾,從個人、團體、企業、乃至國家和社會最切身的經濟生活事情,莫過於加入WTO後,所造成的全球化趨勢競爭,與如何在該環境下尋求在地化特色,而得以存活下來。人類對全球漁業資源的開發已接近飽和,然而人口卻不斷增加,已出現資源短缺的警訊,因此全世界水產資源走向保育和合理利用也將是未來趨勢,它也是今後人類工作的重點。就人們對水產品的不同需求而言,正是產生在地化特色所在,而臺灣地區許多傳統漁村所生產的水產品,就具有產量少,季節性生產,與多樣性的在地特色,這種特色不易被複製與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今後我們可藉由推展傳統漁村社區總體營造,使社區成員能夠真正體認到社區之危機意識,從發掘社區中的文史、景觀、自然資源、遊憩、及產業等特色,並在學術界、非政府組織、與政府政策協助下,做一整體規劃,並結合社區資源以重建產業,以建立具有公平與公義的社會,使得生產、生活、與生態三生均能兼顧,並且能落實沿岸漁業資源保育。
 
 
 
前言
 
  在人類步入廿一世紀之初,面臨眾多重大的事件衝擊,其中包括大自然力量的激烈變動,傳染病的快速傳播,和人類恐怖攻擊等事件;然而影響全球大眾,從個人、團體、企業、乃至國家和社會的最切身的經濟生活事情,則莫過於加入WTO後,無關稅貿易障礙所造成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趨勢競爭,與如何在該環境下尋求在地化(localization)特色,而得以存活下來。近十年來,世界漁業生產量約在一億公噸至一億三千萬公噸之間,其增加幅度已明顯趨緩,顯示人類對全球漁業資源的開發已接近飽和狀態,然而人口數量卻不斷增加,已出現了資源短缺的警訊。因此,全世界水產資源走向保育和合理利用也將是未來趨勢,它也是今後人類工作的重點。
 
  海岸地區由於擁有較多的營養鹽、充足的食物、良好的遮蔽,往往成為魚蝦貝類等水產生物之產卵場或育幼場。因此保護海岸地區,也常常是保護水產資源之棲息地。另一方面,世界各國在保護海洋水產資源的過程中,也認識到單由政府來管理漁業(government-based management)並不是很有效。反而近年來,更強調資源使用者(通常指漁民),應更積極主動投入與負起資源管理的責任,也就是所謂的合作漁業管理系統(collaborative fisheries management system)的建立(McGoodwin 1989),而此一系統則必須落實在漁民生活所在的社區上。臺灣各地區近年來正興起一股重建社區的風潮,也就是社區居民嘗試透過由下而上的思考方式,主動參與社區公共議題的討論,再結合完整的資源調查,如社區文史資料蒐集、景觀保存、生態保育、產業重建等做一整體性之社區營造規劃,以達到資源共享及永續經營目標的「社區總體營造」風潮。因此,本文以下將先行探討所謂的「社區」與「社區總體營造」的意義?再論述傳統漁村為何需要社區總體營造?以及如何進行社區總體營造?進而落實在沿岸漁業資源的保育上?最後亦討論目前漁業法所規範的三種漁業權與社區總體營造之間的關係。
 
 
 
社區與社區總體營造
 
  所謂社區(community)就是一群人,他們住在相當鄰近的地區,具有若干共同利益,也面臨若干的共同問題,及產生若干共同需要(季瑋珠 1995),也就是說,社區泛指(1)一群特定的居民,(2)有一特定的地理範圍,(3)居民普遍有共同的歸屬感,及(4)居民通常具有共同之關係,如共同的目標、共同的需要、及共同的利益等,因此社區可以是一個村落,社會,國家,乃至整個地球村。綜觀人類生活文化發展史,家庭是人們私人生活最重要的領域,而社區則是民眾公共生活中最基本的單元。社區是民眾參與公共事務和民主學習,最直接、最生活化的地方,也是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社會生活、與特殊歷史、文化、經濟生活的綜合展現,而人類文化的發展亦紮根於社區,才能開花結果。相對地,民眾也必須建立社區生命共同體意識,關心自己的家園,協力經營,社區才能永續發展。基於這樣的認知,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自民國八十三年起提出我國「社區總體營造政策」,該政策是希望藉由文化藝術的角度切入,凝聚社區意識,改善社區生活環境,建立社區文化特色,由點而線至面,循序完成打造新故鄉,形塑新文化的理想。易言之,「社區總體營造」可具體解釋為社區居民,在面對社區發展問題時,能以有組織、有行動力、並能持續地提出具體行動方案、與落實執行、以期打造新故鄉。其基本精神在於由下而上的思考方式、社區居民自主、主動參與公共議題的討論、社區資源共享、並對社區發展做整體規劃,以達永續經營的目標。
 
 
 
傳統漁村為何需要社區總體營造
 
  約在同一時期,行政院農業委員會也將「富麗漁村政策」列為近幾年重要的工作項目,其目的是希望透過生活環境的改善,在蕭條落後的漁村中注入活力,以促進漁村之重新營造與繁榮。然而政策的美意、居民的認知與接受程度似乎存在若干差距。目前漁村居民普遍仍存有傳統由上而下的思考方式,重視資源的分配,期待政府政策指導,因此其創意容易流於定型化與複製化,對於政策的美意曲解為硬體建設的補助或舉辦活動熱鬧一番而已,對於留住人力,引進產業及活化漁村的目標仍有一段距離(莊慶達、劉祥熹 1997)。
 
  反觀臺灣傳統漁村的特色之一,為其多數是小規模的社區。漁民經常使用歷代相傳的傳統漁具來採捕海洋生物資源,這些漁民人數很多,而其使用的漁船規模卻很小,即使一個人就可進行採捕活動,或是只要一、二名船員即可從事漁船漁撈作業。他們的漁獲量普遍不高,漁獲物有的自行食用,有的賣給海產店,也有的經由中盤商交易後,再轉運至都市販賣,以獲取更高的利潤,然而在臺灣加入WTO後,漁業部門也面臨外國漁產品輸入的競爭壓力。綜觀那些能行銷全世界的產品,往往具有產量多、價格便宜、與易於運輸的特色,然而就水產品的特質而言,它必須具有保鮮要求,因此在產品傳輸的過程中,將不可避免地需要降溫保鮮,其成本必然因運輸距離加大而增加,導致產品易流於規格化與單一化。相對地,世界局部地區的水產品反而具有季節性生產和多樣性的特色。因此,就人們對水產品的需求而言,就出現差異性,而這種差異性也正是在地化特色之一。臺灣許多傳統漁村所生產的水產品,就具有這種產量少、季節性生產、和多樣性的在地特色。這種特色不易被複製,與被全球化的浪潮所淹沒,反而能豎立自我特色,而存活於世界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