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文圖 / 洪明仕(新竹市立動物園園長)

 
一、現存最原始的魚:矛尾魚(Latimeira sp.)古生代的腔棘魚(Coelacanth)同時具有鰓、肺及內鼻孔,鰭狀附肢的結構也與陸生的脊椎動物相同,可說是脊椎動物的祖先。到了中生代,原本棲息於淡水的腔棘魚移到海中生活,牠們的一支後代子孫卻一直活存到現代,也被稱為「活化石魚」。南非東倫敦沿岸及東非印度洋科羅摩群島附近的深海處,1938年以拖網捕獲的矛尾魚(Latimeira chalu);1997年,印尼北蘇拉威西省的首府美娜多附近海域也發現了腔棘魚,1999年被發表為新種的美娜多矛尾魚(Latimeira menadoensis),這兩種魚均屬於總鰭魚,是現存最原始的魚類。

 

 
二、體型最大的魚:鯨鮫(Rhincodon typus)體型最大的魚是鯨鮫(Rhincodon typus),也叫做鯨鯊,稱俗豆腐鯊,屬於軟骨魚類,分布於世界的熱帶及亞熱帶海域。卵胎生,以浮游生物為食,對人類無傷害性,體長可達20公尺。體型排名第二的魚類是象鮫(Cetorhinus maximus),也是以浮游生物為食的軟骨魚類,體長可達12公尺。在硬骨魚類中,最長體長者為棲息於深海的皇帶魚(Regalecus glesne),像緞帶般的身體長度可達8公尺,最長被記錄的標本長度更可達到17公尺。
 
 
三、體型最小的魚:原生壤鯉(Paedocypris progenetica)2006年1月25日,科學家發表了體型最小的紀錄魚,那就是在印尼蘇門達臘島森林內沼澤發現的原生壤鯉(Paedocypris progenetica)。這種魚成熟雌魚的長度只有0.79公分,大小和蚊子差不多,也是現存脊椎動物擁有最小個體的種類,打破了長久以來成熟的侏儒 虎(Eviota sigillata)所保持最小0.8公分的紀錄。原生壤鯉除了頭部的骨骼發育不全,腦袋缺乏保護外,更令人驚訝的是,棲息於深茶色酸性(pH3)的水中,這種特殊的生存環境目前正遭受著伐木、城市化及農耕的破壞,最小的魚種正面臨著可能滅絕的危機。
 
 
四、最聰明的魚:橫帶石鯛(Opelgnathus fasciatus)魚類不像海豚擁有較高的智商,接受訓練或與人類溝通較為困難,然而,最聰明的魚要算是棲息於沿岸岩礁洞穴中的橫帶石鯛(Opelgnathus fasciatus)了。從小養在水族館的石鯛,在經過魚訓練師耐心的訓練後,也可以做些簡單的動作,例如要求小石鯛魚游過圈圈,或是在水中閃以紅綠燈的號誌,要求小石鯛紅燈停、綠燈行等動作,牠都會接受這些指令而聽命行事,這對於智商較低的魚類來說,已經是相當不簡單的了。棲息於50公尺以淺的岩礁區,以貝類、甲殼類及海膽為食的橫帶石鯛,由於生性機警聰明,對於喜愛磯釣的釣客而言,是夢寐以求的對象魚,也被喻為「磯釣之王」或「夢幻之魚」。
 
 
五、泳速最快的魚:雨傘旗魚 (Istiophorus platypterus)魚類泳速的快慢往往取決於本身的體型。紡垂型(炸彈型)魚類的流線體型使得游泳時所受的阻力最小,游泳的速度也自然最快,所以鮪魚、旗魚、鰹魚及鯖魚等都是游泳快速的魚類。大部分的調查顯示,雨傘旗魚(Istiophorus platypterus)是泳速最快的魚,在短時間被測得的速度可達到每小時110公里,相當於陸地上跑的最快的動物-獵豹的衝刺速度。雨傘旗魚全長可超過3.4公尺,體重可達100公斤,獵捕小魚時會瞬間加速,並以急轉彎的方式展開攻擊。
 
六、產卵最多的魚:翻車魚(Mola mola)產卵數的多寡因魚種及其棲息環境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來說,海水魚的產卵數多於淡水魚;產「浮性卵」魚的產卵數多於產「沈性卵」魚。在所有的魚類當中,產卵數最多的魚為翻車魚(Mola mola),翻車魚媽媽產下的浮性卵數量可高達3億粒,這是由於牠的卵及仔魚的活存率偏低,因而採取「以量取勝」的生存策略。此外,翻車魚在幼苗階段,外表有尖刺般的突起,藉此增加表面積,並利於漂浮到較遠的海域,所以,產卵最多的魚也是廣泛分布世界的魚。
 
 
七、壽命最長的魚:阿留申平  (Sebastes aleutianus)魚類最長可以活幾歲,有很多缺乏根據的傳說,或是道聽途說的猜測而已。棲息於淡水湖泊中的湖鱘(Acipenser fulvescens)及白鱘(Psephurus gladius),壽命可以超過百歲,是比較可信的說法。然而,最長壽命的魚,應該是棲息於白令海與北太平洋之間冷水海域的阿留申平(Sebastes aleutianus),根據加州大學的研究,壽命可長達205歲。此種最長壽的魚,體長一般為80公分,深度一般為150∼450公尺,在部分分布的地區具有食用價值及少部分的釣遊價值。
 

八、壽命最短的魚:侏儒虎魚(Eviota sigillata)棲息於珊瑚礁海域的侏儒虎魚(Eviota sigillata),有最短的自然壽命。科學家在澳洲大堡礁地區研究侏儒 虎魚的壽命,利用魚體耳石的日輪做出判斷,發現牠們只有59天的自然壽命,大幅打破了非洲齒鯉(Nothobranchius furzeri)能在季節性雨中活存12週的紀錄,成為脊椎動物中壽命最短的種類。短壽命的原因推測為死亡率偏高,為加速世代繁殖的速度,壽命短是一種演化上的策略。在不到2個月的生活史中,浮游期的幼苗約花了3個星期的時間,之後定棲於珊瑚礁內,並很快達到性成熟,到了第25天雌魚可以開始產卵,三次的產卵約可產下136粒卵。
 
九、毒性最強的魚:玫瑰毒(Synanceia verrucosa)毒性最強的魚,為棲息於沿岸潮間帶到亞潮帶礁石海域的玫瑰毒 (Synanceia verrucosa)。本種魚廣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體長可達35∼40公分。夜行性為主,以底棲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由於擬態相當完美,長得像塊石頭般的模樣,所以人稱石頭魚。牠的背及胸鰭基部具有神經毒的毒腺,萬一不小心踩到,背鰭上的毒棘可能刺穿鞋底,捕捉牠時也可能被其刺傷。毒棘的傷處會劇烈疼痛,並持續數月之久,巨大的腫脹會引起組織壞死,可能有截肢的必要,若不醫治,則會有喪命的危險,所以,玫瑰毒堪稱是毒性最強的魚。
 
 
十、最會放電的魚:電鰻(Electrophorus electricus)最會放電的魚,應該是棲息於南美洲奧利諾科河和亞馬遜河的電鰻(Electrophorus electricus)。牠的發電器官為細長形,分布於魚體的兩側,瞬間發電的電壓可達到800伏特,不但是自身最好的防衛利器,也可當作是攻擊用的致命武器。電鰻的寬度只有20公分,但體長可達2公尺,為當地高危險性的魚類。
 
十一、最可怕的魚:食人鮫(Carcharodon carcharias)俗稱大白鯊的食人鮫(Carcharodon carcharias),體長可達6公尺,通常在外洋中活動,曾有攻擊人類致死的紀錄。龐大的體型及銳利的牙齒,論力道及攻擊能力,皆無其他魚可比擬,可一口把獵物咬成兩半,是最令人害怕的一種魚。根據國際鯊魚攻擊檔案(The International Shark Attack File)1580年至2002年的統計數字經證實的鯊魚攻擊人類事件,大白鯊的攻擊次數為373次,遠高於鼬鮫(Galeocerdo cuvier)的137次及公牛白眼鮫(Carcharhinus leucas)的88次。然而,最可怕的魚雖令人害怕,但經人類的大量捕殺,已讓其陷入可能滅絕的危機。
 
 
十二、棲息最深的魚:神女底鼬(Abyssobrotula galatheae)鼬科的許多種魚類,為海中棲深度相當深的魚。目前已知棲息最深的魚類,為神女底鼬(Abyssobrotula galatheae)。曾有一隻20公分的個體,在波多黎各海溝被採集到,牠的棲息深度達到8,370公尺,棲息海域環境若與陸地環境相比,深度已與聖母蜂的高度相去不遠。若以水深10公尺增加1個大氣壓力計算,此隻魚必須承受838個大氣壓力而不會被壓扁死亡,實在令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