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文圖 / 莊慶達(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授)

(漁業署漁業推廣第260期)
 
  漁會過去一直在社會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今在面對社會多元化,及國內外貿易與金融自由化的交互影響之下,直、間接讓漁會在事業經營、會務、財務、服務與管理組織等方面,遭遇到新的挑戰與問題。漁會組織面對環境之變遷,勢必謀求因應生存的解決之道,其中漁會從事創新(Innovation)事業應是選項之一。
  「創新」的定義很多,一般將界定為:「任何在本質上與現存型式有所不同的新思想、行為或事物。」或認為「將新的手段(方法)或目的成功地引介並運用於情境中」。創新在現代動態的競爭社會中甚為重要,不過要談創新與競爭力,則要首推美國學者麥可、波特(Porter)的多項論述,他指出競爭發展有四個階段,包括:1. 生產因素導向階段;2. 投資導向階段;3. 創新導向階段;4. 富裕導向階段。今日漁會的發展已面臨創新導向的階段,在此階段的發展,僅靠漁會的力量是有困難的,更需要民間、產業與政府部門密切結合,才能進行全方位脫胎換骨的龐雜工程。其實漁會在發展創新事業的過程中,是可以善用既有優勢來創造機會的,其中漁會的招牌、漁會的會員、以及分佈臺灣的40個漁會據點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優勢資源。
 
 
 
 
  產業在發展創新事業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在1992年為了「再造宏碁」提出了有名的「微笑曲線」理論。這套理論經歷了十年多,以迄今日施先生仍不斷將「微笑曲線」加以修正,並推出了所謂施氏「產業微笑曲線」,作為臺灣各種產業的中長期發展策略的方向參考。微笑曲線的理論提供一個新的思考方向如圖1所示,圖中上曲線與下曲線表示企業經營前後所獲得的企業績效,縱軸表示企業績效(利潤),由效能(Effectiveness)及效率(Efficiency)來表示;橫軸表示時間系列,分為研發、生產、行銷。該理論雖簡單卻很務實指出產業可以努力的策略方向,即企業體在「附加價值」的觀念指導下,整個產業價值鏈只有不斷往附加價值高的區塊移動與定位,也就是要朝高質高效、創新研發與行銷服務的方向發展,才能產生附加價值高、替代性低的企業價值,並享有可持續經營的優勢。
 
  產業微笑曲線理論以帶動傳統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推衍出以知識經濟、智慧財產、品牌、綜合服務、資產經營與管理等高附加價值的發展方向。然而,如何將研發、生產、行銷進行有效統合,應是值得企業積極面對與探討的問題。以日本農協的創新為例,他們將組織再造或合併列為關鍵的作法之一,因此在1987年雖有4,117個農協,而至2005年5月1日則僅剩下878家,甚至在1999年奈良縣42個基層農協合併成唯一的奈良縣農協,也因此產生「規模經濟」的實質效益,這和國內彰化區漁會的發展現況一樣。其實,漁會的事業經營是可以改變的,若以創新為中心,有效擴大需求,並開創沒有競爭的新領域,則漁會可以兼顧成長與獲利,這也是今後提升漁會競爭力所要重視的課題。
 
 
 
  其實漁會在面對競爭環境及開創新事業的壓力與挑戰之下,除組織、定位與功能必須調整之外,在事業經營上也必須拋棄傳統架構的包袱,接受新資訊導入新的企業經營概念,才能使漁會展現新的風貌。反觀農會自民國87年起,即不斷地對其法定任務加以分析、定位,區分出農產品、休閒農業、傳統業務3塊最具優勢的發展領域,並配合當時臺北市農會電腦化的推動,決定朝電子商務方向發展。不過,目前其業務仍侷限於原行政區域內的發展,若農漁會界能成立跨區域的公司,則能更有效率的發展相關事業,特別是屬於比較弱勢的農漁產品,長期以來總藉著強勢通路來銷售,但仍長期淪落於劣勢的印象。若要脫離此一劣勢,必須端視全臺303家農會,40家漁會,1,244個分支機構,是否能夠串聯起來成立農產品可以依靠的通路,是一項值得農漁業界深思的課題。
 

  農漁會體系顯然在臺灣擁有龐大的資源,然而農漁會在經營創新事業方面卻一直受限於農漁會法而無法向前邁進,為因應時代變遷,建構永續發展的基礎,農漁會創新轉型以提昇國際競爭力勢在必行。有鑑於此,農會法自民國90年1月20日修正公布,同年9月14日訂定發佈「農會出資或投資審核辦法」後,依農會法第5條第8項增訂「各級農會未辦理前條事業,得由5個以上農會共同投資組織股份有限公司,而該項投資為重大投資事項者,不受公司法第128條第3項之限制,其出資或投資審核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另定之。」就是為農會轉型開闢一條新路。目前共有9家由農漁會所成立的公司,包括
有「多通路股份有限公司」、「雲林農產物流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埔里國際花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高雄農業開發股份有限公司」、「南瀛農產國際行銷股份有限公司」、「南投縣農產貿易股份有限公司」、「彰農貿易股份有限公司」、「鹿野鼎開發股份有限公司」、「綠遊網旅行社」等,其營業項目涵蓋: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村旅遊、休閒農業、農產品批發零售、花卉、農用資財批發零售、觀光旅行、非屬功用之農業廢棄物發電業、農產品加工業等,主要目的是為協助農漁會執行法定任務,調節農漁產品產銷,以及發展農漁村經濟。
 
  其實公司經營對於農漁會而言,是一個嶄新的領域,目前除由農漁會所投資成立的9家公司外,尚有一家由漁會主導出資的公司正在籌備之中。成立公司除了要協助農漁產品的產製銷以外,休閒農漁業的領域也不容小覷。在農漁業界不斷地催生之下,第二家跨區域的公司-綠遊網旅行社股份有限公
司,也於民國95年7月完成設立。此次共同參與的有23家農漁會,其中有18家農會與5家漁會(琉球區漁會、彰化區漁會、頭城區漁會、貢寮區漁會、馬祖區漁會及恆春區漁會),該公司大力網羅資訊與旅遊業方面的人才來做行銷規劃,也架設了網站-綠遊網旅行社(www.greentravel.com.tw),接下來該公司將持續整合國內外相關休閒旅遊資源,發展具特色的國內外行程,為休閒農漁業注入活水。
 
  漁會方面也在民國91年3月15日發布「漁會出資或投資審核辦法」,依漁會法第五條第八項規定各級漁會為辦理第四條漁會任務所發展之事業,臺灣地區各級漁會由五個以上漁會出資發起設立,或由五個以上漁會投資現有符合漁會法第四條所定漁會任務之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由彰化區漁會積極籌組公司,以整合全國漁產品生鮮及加工的供銷通路,未來漁會將克服其業務地區性限制,並著重於引進技術、資本、開拓販賣通路為首要工作,同時參考農會所經營較為成功之公司經營架構,成立公司之營業類別可包含漁業用資財、漁產品供銷貿易、網路行銷、休閒漁業推廣等業務。其實漁會新事業之開拓更應打破既有的同業思考模式,引入異業結盟的想法(如企業管理、非營利組織管理、休閒與文化產業管理等)以策略事業單位的觀點思維,開闢現有產品導向之事業經營與開發模式。不過創新事業的開拓應和漁會組織的宗旨、目的緊密關連,包括必須思考能提供會員什麼樣的產品,站在協助會員增加其經濟收入的立場,可以和一般業界物流系統結合,同異業的策略聯盟及一般食品業作漁產品開發;或是和旅遊觀光業做漁業休閒觀光,而非只是傳統的漁會批發市場運銷。若進一步從創新育成的角度來思考,透過與大專校院的創新育成中心進行合作,有效結合政府資源以及學術研究單位,積極從事產品研發與人才培訓工作,則育成及開創新興事業就可以減少很多的摸索成本,及早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