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三、現今魚市場遭遇困境
  環視國內外魚市場營運環境,均面臨:(1)全球化、自由化衝擊,運銷多元化競爭;(2)因應消費者時代,需求少量多樣化,著重品質及衛生安全趨勢;(3)零售及生產端大型化發展,衍生高效率(低溫)物流需求與發展;及(4)進場比率及市場機能降低,賴以為生管理費收入逐年減少等。 
 
  另就產業環境PEST(Politic, Economic, Society, Technology)分析:1、政治環境方面,伴隨民主深化後,影響市場主任或總經理及組織運作與員工聘任等;2、經濟環境方面,總體經濟已逐漸復甦,另人口、收入及消費支出雖呈持續增加趨勢,但用於漁產品等食品消費支出比率卻出現衰退;3.社會環境方面,受社會文化、飲食習慣(冷凍品)、人口結構(老年化)、公眾意見(衛安)、傳統商業觀、社會結構(都市化)、市場結構(貧富差距、購買力)等因素影響;及4、技術、科學環境方面,拜IT及通訊技術普及,及便捷交通與網路所賜,結合產銷與食品加工及冷凍新技術,使物流快速發展,衝擊魚市場等可知,我國魚市場尚有:(1)規模懸殊、分布零散;(2)組織僵化;(3)經營被動;(4)法令配套不足;及(5)產業衰退,缺乏專才等問題,營運狀況如以下系統動力所示。 
 
圖 我國魚市場營運狀況系統動力圖
參、我國魚市場發展策略與展望 
  透由Porter的五力分析及利用情境規劃(Scenario Planning)並融入司徒達賢(1999)所提非營利事業組織管理CORPS (Clients, Operations, Resources, Participant, Services)模式等理論工具,分析及研擬發展策略分述如下: 
 
一、魚市場產業優劣勢及願景 
(一)產業優劣勢
1、魚市場具集散、交易金融等功能,及良好交易設施環境,是漁業發展重要依據,現仍無可取代的優勢。 
2、受法令保障、政策支助等,相較其他產業具相對優勢;但在科技等新技術導入與應用後,競爭優勢已逐漸縮短或被超越。 
3、屬傳統產業具健全產業供應鏈,上、下游連結緊密,並存著特殊的商業倫理或顧客忠誠度等先占優勢。 
4、為非營利公用事業,受社會、經濟及政策等因素影響退出障礙高,致產業吸引力低。 
5、市場幹部員工,多具備豐富產品知識,並經由師徒傳承經驗與技術,短期內難被超越核心能力。 
6、產業幾無競爭,營運績效缺乏效率,亦造成多數市場未達經濟規模且分布零散,僅能靠政策引導提升競爭力。
 
(二)魚市場定位及願景 
  經綜合多項研究分析可知,未來魚市場可定位在「服務業為主,農漁、製造、零售業為輔」產業,但任何行業、產業,於面臨產能過剩的消費者時代,第一要務須能滿足顧客需求,而市場顧客除產銷雙方外,尚可延伸至內部員工、政府及消費者,故其願景應為「產銷雙方的好伙伴」、「政府施政的好幫手」、及「健康食魚的好推手」。 
 
二、魚貨批發市場發展策略 
  依情境分析得知,未來魚市場所處在最有可能情境,係在整體漁產品市場經濟規模仍大,但因部分基礎工作未完備,致導入IT等技術程度不高,且相關法規修訂因故難以結構性改變之產業環境下。 
 
  鑑此,再依據資源條件差異分為類型A:消費地大(中)型(三等以上)魚市場,及類型B:消費地小型(四、五等)魚市場,與類型C:具魚貨(三等以上)及觀光資源產地魚市場,及類型D:不具魚貨(四、五等魚市場)及觀光資源產地魚市場等四種類,並依此研擬未來發展策略及建議: 
 
(一)類型A與C魚市場之因應策略
1、成本領導策略:以穩定市場為要務,包括導入電子、自動化,設施多功能利用,降低人事及固定等成本,透由同業間策略聯盟或合作聯合採購,改善財務結構,加強內控管理。 
2、差異化策略:以多角化發展、維持利潤為要務,包括提高服務品質,客製差異化服務、發展本業相關多角化及同異業策略聯盟經營、行銷、創新服務與產品,提高附加價值,並導入電子商務。 
3、集中化策略:以深耕本業,提高績效要務,包括發展知識經濟,提供專業化服務、依生活圈規劃具經濟規模魚市場、鎖定目標客群,增加忠誠度、改善運銷設施、加強員工訓練等。 
4、策略自由度策略:堅持本業的創新研發、水平及垂直整合。
 
(二)類型B與D魚市場因應策略
1、成本防禦策略:消除浪費,減少開銷、改善財務結構,降低人事等成本,及設施多功能利用,提高營收等。 
2、差異化防禦策略:客製化服務及協助代工、同異業間策略聯盟及服務加值,獲取利潤等。 
3、固守本業策略:用心經營本業、鎖定目標客群,增加忠誠度及參加政府舉辦訓練學習新知能等。 
4、策略自由度策略:透由合併及策略聯盟,擴大經營規模或重整、退出產業。
 
(三) 魚貨批發市場特有發展策略
1、專注發揮魚市場使命:(1)調節產銷穩定魚價,解決或紓緩產銷失衡;(2)衛生品質把關及貨源追蹤;(3)確保產銷秩序及交易公平、透明;(4)傳遞資源保育觀念及推廣魚食文化;及(5)重視環保、消保綠色行銷。 
2、發展知識經濟:(1)發展知識非技術勞工;及(2)透由在職訓練,充實管理、專業與多角化等知能,因應未來產業競爭。 
3、導入企業經營模式:導入中鋼「人事權、會計權自主、採購權自主」等企業經營化模式,提高營運效率。 
4、因應災害支助生活:基於公益及避險之需,可規劃納入為災害防護體系運用;如921地震及72水災時,救災漁產品經由埔里及埔心魚市場儲放、轉運。 
5、策略相關配套條件:須(1)具完備基礎及附屬設施;及(2)充足人力資源與資本;並擁有(3)良好經營力與組織效率;再配合(4)法規大幅放寬;及(5)落實標準化、規格化、條碼化等三化基礎工作,則未來市場必大有所為。
 
肆、結語 
  達爾文(Charles Darwin)曾指出:「能夠生存下來的物種,並不是那些最強壯的,也不是那些最聰明的,而是那些對變化作出快速反應的」。魚市場在面對變動快速之內外環境衝擊,想要永續經營,必先清楚洞悉未來趨勢及產業需求,衡量自身資源限制,選擇可行發展策略並執行相關措施。 
 
  考量產業關聯及經濟變動的風險,政府必有良好的產業環境,使魚市場在公平合理的競爭體制下,汰弱留強繼續服務廣大消費民眾。鑑此,須大幅鬆綁法令,改為負面表列,則必能引進民間資源參與公共建設(BOT)。另魚市場跨越行政區設置管理,獎勵魚市場合併或轉型,集中資源改善具規模魚市場升級具物流功能,推動三化工作等亦須積極辦理。
 
〈摘錄自農政與農情第14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