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四、飛魚的繁殖
 
  飛魚為卵生,各種的成熟體長及產卵季節大都不同,墨西哥灣的白短鰭擬飛魚的成熟體長為11.13公分(標準長),而且可有兩個產卵高峰期(9月至隔年1月、3.8月),與一般認知的僅有單一產卵高峰期不同。1994年的一項針對印度3種飛魚的生殖研究顯示,飛魚的生殖潛能並不高,卵巢每克卵數在26.189顆卵之間,但宜蘭大學陳教授2006年的研究則顯示臺灣常見飛魚種每克卵巢的卵數約在620.1013顆之間,差距甚大,可能是因魚種不同所致,也就是不同魚種的產卵數可能大不相同。
 
  大部分飛魚卵都比海水重,具有黏性絲(adhesive filaments)而可成團黏著在海中物質上,包括海中漂游物或底棲海藻,但似乎比較傾向在漂浮物上產卵,臺灣及中國漁民就是利用這種特性,發展利用漂浮物(草蓆)來誘捕飛魚卵的飛魚卵漁業。
 
 
 
 
五、飛魚的漁業利用
 
  飛魚雖非全球重要經濟魚種,但在許多地區是沿海國的重要傳統漁業資源,這些地區包括:加勒比海、南亞、東南亞以及南太平洋等,捕撈的漁具則以流刺網、追逐網、定置網及火誘網為主。在利用上,大部分國家是做為當地食物或魚餌,加勒比海部分國家則是將飛魚冷凍後輸往日本做為鮪釣餌料,是這些國家的重要經濟來源。由於日本市場對飛魚卵的高需求,許多國家也發展飛魚卵漁業,而成為該國的重要傳統產業,在亞洲地區包括印尼、中國以及臺灣。
 
  我國飛魚年產量雖不高,但仍為臺灣東部的重要傳統漁業捕撈對象,甚至已超越漁業利用的層次,成了臺灣的本土文化,因此這個資源的存續在最近幾年頗受漁業單位及社會人士的重視。然而,依據漁業署公布之漁業年報(www.fa.gov.tw),飛魚(飛魚卵)產量在2006年呈現顯著下降,從近十年年平均約800公噸(約270公噸),下降到2006年的147公噸(93公噸)(圖一),因而曾引起國內有關該資源是否被過度利用的關切,甚至造成臺灣東南部不同漁業團體間的衝突(見2005.2007年的各大報紙)。
 
 
 
 
六、 飛魚的食性、時空分布與環境影響
 
  飛魚主要分布在全球的熱帶、亞熱帶溫暖海域,喜歡棲息在水色澄清海區的表層並成群洄游,趨光性強;食物以浮游動物為主,包括橈腳類及端腳類等浮游生物,偶而會攝食小型魚類;飛魚屬於食物鏈低階生物,因此時空分布也容易受到浮游動物群聚分布的影響。
 
  2000年一篇對加勒比海飛魚的試驗調查報告顯示,飛魚的分布及體型有明顯季別變動,而且會和海水表面溫度、風速及浪高等環境因子相關:針對表水溫,飛魚的分布與表水溫(當地水溫26.75.28.95℃之間)呈負相關;針對風速及浪高,飛魚的分布隨著這些因子的增加而先增加後減少,也就是飛魚不喜歡在風速和海浪太強或太弱的海域。
 
  在臺灣,一般認知飛魚通常在每年3.4月分間隨著海水溫度的逐漸升高而先成群出現在屏東恆春、臺東等地海域, 並沿著黑潮北上, 於6. 7月間在龜山島、彭佳嶼附近成熟並產卵。在這段期間,臺灣東南海域(121.124 、22.23 )的平均表水溫(1994.2006年)約在25.29℃之間(中山大學曾若玄教授提供),比上一段所介紹的2000年報告指出的適溫範圍(26.75.28.95℃)更廣。而實際上,依據海洋大學廖正信副教授
所提供之屏東定置網漁獲資料(圖二),過去飛魚在1月分就在臺灣南部海域有約20噸的產量,因此飛魚出現時之表水溫更可降至24℃,分布範圍更廣,然而是哪一種飛魚、且與3.4月出現在臺灣東部之飛魚是否同種,則尚無研究報告可確認。
 
  雖然飛魚及飛魚卵產量的下降,有可能係因漁捕壓力造成,但由於飛魚的分布與環境因子有顯著相關性,而且從圖一飛魚產量趨勢圖來看,1997年及2004年有異常的高產量,而這兩年正是聖嬰年,而且異常產量的幅度與聖嬰現象的強度似乎有正相關:1997年聖嬰現象較強,2004年較弱,飛魚產量也呈相同關係。因此飛魚產量的變動,除了和漁船的漁捕壓力有關外,也有可能會受到環境變動的顯著影響,不過,目前我國在飛魚時空分布資料的蒐集及與環境因子相關性研究上還相當缺乏,所以還無法有比較明確的結論。
 
七、結語
 
  現在臺灣的飛魚資源管理牽涉到經濟(漁業利用)、文化和保育等層面,已相當重要且複雜化。漁業署針對飛魚資源(飛魚卵)已按責任制漁業的預警原則,先推動一些管理措施,這是值得稱慶的,不過管理應基於對該資源的瞭解,因此嗣後對該資源的科學研究仍應加強,才能適當調節管理的強度,使經濟、文化和保育等三方面都能平衡發展及兼顧。
 
  本報導比較著重在國外的研究成果的資訊,另外國內網頁上也有不少值得參考飛魚資訊,特別前面提到的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邵廣昭主任主持的臺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version 2005.5)的飛魚科解說(http://fishdb.sinica.edu.tw/2001new/main1.asp),以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的「飛魚專題報導」網頁
http://210.243.41.12/Default.aspx?tabid=311)建議對飛魚有興趣的讀者也可上網參閱。
 
 
感謝國立海洋大學廖正信副教授提供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