Экстремальные виды отдыха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Недвижимость в Одессе. Агентство недвижимости Ланжерон
分類:專題報導
發佈日期
列印
 文圖/ 林雅民、陳彥民、王敏昌(水產試驗所海洋漁業組)
 
前言
 
  自1966年起,水產試驗所即致力於烏魚調查,並發布漁海況速報,迄今已有40年(鄧等,1967;林,1972)之歷史。有關冬季來游臺灣海峽烏魚汛期之漁海況、資源生態、生物學、漁場形成機制等研究目前仍持續地進行,其成果包括了:烏魚之漁業、生態、資源、種類、年齡與成長、生殖、漁場形成機制、漁海況預報之建立與應用等已有許多研究與成果(黃等,2005)。然而,影響烏魚汛期漁獲量變動之因素頗多,諸如資源量的變動、氣象及海況因素、全球氣候變遷(海洋溫暖化)、2003年6月長江三峽庫區蓄水啟用後長江三峽之截流、大雙船中層拖網攔截撈捕及炸烏等(蘇,2001;黃等,2005)諸多因素均造成其棲息環境、生態、洄游路徑及魚群離合集散之改變。

 

  來游臺灣海峽之烏魚主要分布於福建及浙江沿海。近年來,大陸漁船在烏魚群集結南下洄游之際,以拖網大量捕撈尚未完全成熟之烏魚,可能是造成近年漁獲量銳減的主要因子。因此,宜與大陸當局積極協商禁漁期,如烏魚盛漁期(冬至前後15天)才適合開放漁民捕撈,並嚴禁炸烏;嚴格取締非法進口卵巢未完全成熟烏魚;藉由標識放流恢復其資源量,以確保該漁業之永續利用(廖與李,2001;黃等,2005)。但,水團與海流的變化,亦為影響烏魚來游因素之一,本文試以水溫及鹽度之分布情況加以研析供參。
 
資料分析
 
  本研究使用水產試驗所水試一號試驗船於臺灣週邊海域實施漁場環境監測,合計3年12個航次之CTD探測資料,選取2003年12月、2004年11月、2005年1月及2006年1月之表層溫、鹽度分布圖(由於受到海面波浪之影響,CTD探測資料取5m深進行解析)。
 
  並配合本所2003年12月23日、2004年11月29日、2004年12月7日及22日、2005年1月3日及12月19日、2006年1月3日之遙測表水溫圖,解析冬季臺灣海峽烏魚汛期之海況動態對漁場形成的影響。
 
烏魚汛期海況動態與漁場之形成
 
  烏魚,循著一定的海流進行南北向洄游其洄游路徑與海流息息相關。烏魚苗主要分布於長江流域口至福建沿岸,烏魚群則隨中國大陸沿岸冷水由長江口南下至馬祖附近海域向臺灣進行適溫洄游產卵(廖與李,2001)。由2003年12月表水溫(圖1-a)及鹽度分布圖(圖1-b)顯示,低溫21℃低鹽23.5psu之大陸沿岸流前緣於冬季南下時,約在福建省之海壇島附近(即馬祖以北及牛仔山海域)其中一支流進入臺灣海峽,其前緣可達臺灣西岸24°N、120.5°E處(修與陳,1987),烏魚群即從中國大陸沿海順著此冷水沿岸流游向臺灣(童,1981)。
 
  由2003年12月23日(圖2-a)之衛星遙測表水溫圖顯示,暖水舌前緣(22℃)通過了澎湖,向北伸展達雲彰隆起外海,顯示黑潮支流流勢較強,致臺灣西南沿海水溫偏高,烏魚漁場偏北,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冬季臺灣周邊海域海況之變動,主要受中國大陸沿岸水、東北季風、黑潮及海底地形之相互影響,其推移間所形成之冷、暖水帶之水溫約介於21–22℃之間(劉,1986);根據歷年標本船之實測水溫值,黑潮支流所形成之潮境,其流速趨近於零,海面近乎平靜,漂浮物及浮游生物豐富,魚群易受吸引滯留而形成漁場(劉,1986)。並由歷年衛星遙測表水溫圖明顯可見,暖水前緣(約22℃)與冷水前緣(約21℃)溫差約1℃,因此,表水溫21℃以下與22℃以上似可為臺灣冬季烏魚汛期海流強弱及其魚群南北向移動之指標。近年來,由於黑潮支流流勢較強,因此,烏魚洄游路徑有偏北之現象,甚至在基隆沿岸及宜蘭灣海域也有漁獲之記錄。當臺灣海峽之黑潮支流轉強,與相對減弱之大陸沿岸水交匯於雲彰隆起附近海域,主要漁獲位在臺西三條崙附近海域及其以北海域,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故以流刺網船為主要漁獲,烏魚漁獲量降低。反之,當大陸沿岸流在冬至前後,冷水前緣(21℃)通過澎湖向南延伸至臺灣西南海域,並與臺灣沿岸水及黑潮支流交匯於臺灣西南海岸之狹窄鋒面帶,且將暖水舌22℃推擠至澎湖以南,此時水溫線密集(溫度梯度大),對魚群之阻隔作用大,有助於魚群聚集洄游,此盛漁期間於臺灣西南海岸所形成之潮境漁場,海底地形平緩,東北季風影響小,有利於巾著網大量捕獲,為一良好之產卵場,澎湖亦有漁獲記錄,此時主要漁獲位在臺南安平至高雄岡山之間,且大陸沿岸流愈向南深入,漁獲量則愈豐。
 
 
 
  烏魚約於每年11月中、下旬至2月初期間,會有3-5個主群自大陸長江流域口游至福建沿海的育成場(童,1981;廖與李,2001),也會沿著表水溫約18–20℃等水溫線之大陸沿岸水向臺灣進行適溫洄游產卵。
 
  由2004年11月表水溫(圖1-c)及鹽度分布圖(圖1-d)顯示,臺灣海峽之表水溫偏高(24℃以上),低溫低鹽之大陸沿岸冷水達臺灣海峽北部海域附近,鹽度梯度密集之低鹽水前緣約34psu。此外,由2004年11月29日衛星遙測表水溫圖(圖2-b)顯示,馬祖以北18–20℃之等水溫線適合烏魚群之洄游。而同時期間之漁獲,依據水產試驗所發布之烏魚漁海況速報記載,僅發現零星魚群,於淡水捕獲約200尾(圖3),顯示漁場尚未形成。
 
  由2004年12月7日衛星遙測表水溫圖(圖2-c)顯示,表水溫在18~20℃間,東引捕獲約35,000尾(圖3),此或可認為漁場偏北(暖水年),馬祖、東引亦有上萬尾之漁獲記錄;及2004年12月22日(圖2-d)之衛星遙測表水溫圖顯示,暖水舌前緣(22℃)通過了澎湖,向北伸展達雲彰隆起外海,顯示黑潮支流流勢較強,致臺灣西南沿海水溫偏高,烏魚漁場偏北,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
 
  2005年1月24日水產試驗所發布之烏魚漁海況速報指出,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上海北部海域至馬祖北部沿海,大陸漁民計捕撈烏魚約250萬尾,似為烏魚汛期間之主漁場。2005年1月表水溫(圖1-e)及鹽度分布圖(圖1-f)顯示,表水溫在21℃-22℃、鹽度約34psu,配合2005年1月3日衛星遙測表水溫圖(圖2-e)發現,表水溫介於21℃-22℃,宜蘭地區海域約捕獲1,000尾(圖3),吾人似可認為漁場偏北(暖水年),在基隆至宜蘭間海域常有漁獲記錄。冬季由於大陸沿岸水、東北季風及黑潮支流的相互作用,使得臺灣海峽水文結構複雜。
 
  冬季沿臺灣海峽北上之黑潮支流,受中國大陸沿岸流推擠,依循北海岸線的形勢向東北流,在東北季風持續吹送下,越過富貴角於距岸不及10浬,這一道流會偏向東南轉南南東沿著北海岸延伸,受臺灣東岸黑潮主流暖水北上之推移,流經鼻頭角、三貂角直至南方澳外海才漸向東流至與那國島附近匯入太平洋流系。黑潮支流冬季通過臺灣海峽後,由於基隆外海冷渦之影響,而未能與主流匯合(修與陳,1987),當黑潮支流強勁阻隔中國大陸冷水流,使烏魚群向臺灣東北海岸(基隆至宜蘭間)靠岸洄游。
 
   由2005年12月19日衛星遙測表水溫圖(圖2-f;2006年單日漁獲量最高之漁獲位置,如圖3)顯示,主要漁獲位於臺灣西海岸中部以北之大安、梧棲一帶,漁獲水溫約20℃,烏魚群係隨中國大陸沿岸冷水由長江口南下至馬祖附近海域順著冷水通道向臺灣進行適溫洄游產卵。西南沿海岸並未形成良好的潮境漁場,大陸沿岸流強勁,黑潮支流相對減弱,2005年12月在烏魚漁汛期間有數波寒流來臨,且茄萣沿海以南水溫低至23℃,非常適合於烏魚洄游,屬冷水年,但烏魚群卻廣分布於北、中、南分散洄游,不易大量集結。依水產試驗所發布之烏魚漁海況速報記載,主要捕獲量於北(基隆、宜蘭)佔11.87﹪,中(大安、梧棲)佔43.42%,南(安平、茄萣)佔23.98%。
 
  2006年1月表水溫(圖1-g)及鹽度分布圖(圖1-h)顯示,表水溫介於21℃-22℃、鹽度約34psu,且由2006年1月3日衛星遙測表水溫圖(圖2-g)顯示,安平、茄萣一帶表水溫在21℃-22℃捕獲約6,500尾(圖3),可見大陸沿岸冷水前緣約21℃已達臺灣西南海岸之安平、茄萣一帶,主要於中、南部形成漁場,但水溫線並不密集,烏魚群多呈分散洄游。

 
氣候變遷與烏魚動態
 
  由以上冬季(11月-1月)實測海況與漁況關係研判,臺灣海峽烏魚汛期漁場之形成深受海況變動、全球氣候變遷(海洋溫暖化)影響,與黑潮支流、大陸沿岸水及臺灣沿岸水所交匯形成之潮境域有相當程度之關連。童(1981)認為漁況變動與天氣有密切之關係。黑潮變異將嚴重影響臺灣烏魚汛期之漁獲數量,臺灣海峽黑潮支流流勢之強、弱將影響冷、暖水年烏魚漁獲位置之偏南或偏北;由黑潮支流所形成之潮境與否,直接影響烏魚群來游之大量集結或分散洄游。海洋溫暖化會造成海況異常,導致漁場環境產生變化,進而影響海洋生物之棲息分布及產卵索餌洄游路徑之改變,亦即,由於全球氣候變遷(海洋溫暖化)使漁場偏北,冬季臺灣海峽烏魚汛期間暖水舌(22℃)前緣通過澎湖,向北延伸達雲彰隆起外海,與相對減弱之大陸沿岸水交匯於雲彰隆起附近海域及其以北海域,也就是黑潮支流入侵冷水通道附近海域及其以北海域,提高了臺灣海峽之水溫,導致潮境漁場不易形成,此時水溫線稀疏(溫度梯度小),對魚群之阻隔作用小,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致烏魚漁獲量降低,此很可能是2004年及2005年漁獲量驟降之主因。而2006年烏魚汛期屬冷水年,但烏魚群卻分散洄游,臺灣西南沿海岸並未形成良好的潮境漁場,水溫線不密集,大陸沿岸流強勁,黑潮支流相對減弱。造成漁獲量不佳之原因,係大陸漁船在烏魚群集結南下洄游之際,以拖網大量捕撈,因而影響其南下洄游至臺灣西部沿海岸之烏魚數。且由臺灣海峽烏魚汛期之海況動態研判,似與黑潮變異有關,由黑潮支流所形成之潮境與否,直接影響烏魚群來游之大量集結或分散洄游。是否與聖嬰(El Nino)現象有關,導致潮境漁場不易形成,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致烏魚漁獲量降低,值得進一步探討。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候變遷加劇, 不但使得全球海洋環境產生極大的變化,亦嚴重衝擊傳統漁業產業之發展(Horel andGeisler,1997;McCormick,1995),冬季臺灣海峽烏魚汛期間,黑潮支流流勢強勁,導致潮境漁場減弱,似為影響烏魚之洄游及來游量之原因(李等,2000;廖與李,2001)。2004年12月,臺灣出現罕見的冬颱(海洋溫暖化)及近年來全球氣候變遷,似造成臺灣烏魚汛期之漁獲群量偏低之最重要因素。若能選擇適當的放流海域,並以資料記錄脫離式衛星標籤追蹤烏魚群動態,相信有助於捕烏業者作業時之參考,並可作為提供該漁場開發及其漁業資源管理之依據。
 
結論
 
  本研究應用臺灣週邊海域實施漁場環境監測計畫之CTD探測資料與遙測資料相配合,研析冬季烏魚漁業海況及漁場之初步研究結果如下。
 
1. 驗證烏魚群係由海壇島附近海域游向臺灣。
 
2. 暖水前緣( 約22℃ ) 與冷水前緣( 約21℃)溫差約1℃,似為研判烏魚汛期海流強弱及其魚群南北向移動之指標。
 
3. 敘明烏魚來游基隆至宜蘭間海域之海況。
 
4. 黑潮支流影響潮境漁場之形成與全球氣候變遷,似為影響烏魚漁獲群量之要因。
 
5. 暖水前緣( 約22℃ ) 通過了澎湖, 向北伸展達雲彰隆起外海,顯示黑潮支流流勢較強, 致臺灣西南沿海水溫偏高(24℃以上),屬暖水年烏魚之漁場重心偏北(東引、馬祖、淡水、基隆及宜蘭一帶) ; 冷水前緣( 約21℃ ) 通過澎湖向南延伸至臺灣西南海域,並與臺灣沿岸水及黑潮支流交匯,且將暖水舌22℃推擠至澎湖以南,致臺灣西南沿海水溫在24℃以下,屬冷水年烏魚之漁場重心則偏南(大安及梧棲以南)。
 
  根據歷年標本船之漁獲記錄,捕烏之主要漁獲水溫介於19–23℃間,由其年齡及體長組成變化,漁獲年級群仍以3、4歲魚為主,體長則大多在45-51㎝之間,此一結果與往年相同,顯示目前烏魚之數量仍在合理捕獲範圍之內,尚無過漁之虞(廖與李,2001;黃等,2005)。
 
  一年一度之烏魚汛期屬豐漁年或歉漁年,似與氣候變遷影響海況變動所形成之潮境與否有相當的關連。水溫線密集處,易形成良好漁場;但近年來(根據歷年衛星遙測表水溫圖顯示1999年起),冬季臺灣海峽烏魚汛期間大多無潮境形成,水溫線不密集,魚群分散洄游不易聚集,致漁獲欠佳。期望透過漁業管理或調節漁獲量,以便烏魚系群在越過此一海洋異常期後,能迅速恢復其資源量。
  
參考文獻
 
鄧火土,劉建隆,童逸修(1967)鯔(烏魚)洄游之調查研究.臺灣省水產試驗所,14,1-59.
 
林榮森(1972)57年鯔魚漁況及生物調查報告.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20,49-78.
 
黃朝盛,林俊辰,吳春基,陳守仁,謝勝雄,蘇偉成(2005)鯔魚族群判別及漁況變動之研究. 水產研究,13(1):13-24.
 
蘇偉成(2001)臺灣地區烏魚生產與利用概況. 兩岸烏魚資源之養護管理與共同利用執行成果報告書.26-27.
 
廖正信,李國添(2001)兩岸烏魚資源之養護管理與共同利用.兩岸農業交流計畫,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大陸漁業研究中心,45pp.
 
修樹孟,陳濤(1987)利用衛星圖象對東海黑潮及其分支表層流態的初步分析.黑潮調查研究論文集,海洋出版社,北京,296-305.
 
童逸修(1981)臺灣產鯔魚之漁業生態及資源.臺灣大學漁業生物試驗所,3(4):38-102.
 
劉振鄉(1986)烏魚產卵場調查研究. 臺灣省水產試驗所高雄分所,63-72.
 
李國添,呂學榮,廖正信,高聖龍(2000)全球氣候變遷對臺灣西部海域烏魚漁業衝擊之研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學院論文海報.
 
Horel,J.and J.Geisler(1997)Global environmentalchange-An atmospheric perspective.John Wiley &Sons,inc.,New York,152pp.
 
McCormick,J.(1995)The global environmentalmovement second edition. John Wiley &Sons,inc.,New York,312pp.(漁業推廣第244期)
瀏覽蹤跡:   首頁專題報導從海況推測臺灣沿海烏魚汛期漁場之形成
Стройэкогальваника - строительное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е